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中心 > 公司动态 >

热 点 资 讯

最 新 资 讯

热 点 资 讯-

清廉好故事—从文学四子看廉洁情怀

战国时期诗人屈原,在《天问》中追求真理探索宇宙“日月安属?列星安陈”;北宋文学家苏轼在《水调歌头》中,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,将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,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;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“皎皎云间月,灼灼月中华”抒发了不慕荣华富贵、坚持隐居守节的志向与情怀;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用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亲人的思念。

以上四位古人不仅在诗词文学领域造诣极高,王国维在《文学小言》中写道:“三代以下之诗人,无过于屈子、渊明、子美、子瞻者。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,其人格亦自足千古。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,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,殆未之有也。”有了高尚的人格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,这也是对他们人格的高度认同。

屈原,有人说他是首提“廉洁”概念的人,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廉洁倡导者。他在《卜居》中写道:“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”,在《楚辞》中写道:“朕幼清以廉洁兮,身服义尔未沬”,在《离骚》中写到:“伏清白以死直兮,固前圣之所厚”。他为楚国而生,为楚国而死,他的一生既悲悯又伟大。他宁可投江葬身鱼腹,也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。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、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”,就是这样一位纯粹而无暇之人,怀抱着对祖国山河日渐破碎,人民受苦受难的忧心,跳进滚滚激流的汨罗江。人们划船追赶拯救,为使他的尸身不被鱼儿吞食,还把米投入江中。2300多年来,人们缅怀屈原,更多的是赞颂他那廉洁清正、爱国爱民的高尚品格和“不与污浊同流、与芷兰之香共舞”的廉洁精神。

说到苏轼,我们总是能想到他那些旷达豪放,有时也清丽婉约的美好诗词。他不仅学识渊博,诗文书画皆精,还为官勤政爱民,尽心职守。他虽屡遭贬谪,仍不改其心。苏轼在《六事廉为本赋》中认为“功废于贪,行成于廉”,功业毁废于贪婪,德行养成于廉洁,为官从政以廉为先以廉为首。

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陶渊明托物言志,寄予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。他淡泊明志,清廉正直,不为五斗米折腰,但这却与当时腐败的官场格格不入。于是他告别仕途,归隐田园,成为田园诗派开创者。他的诗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他的品格,连同他在诗里的那份悠然自得,都被后人推崇。

与李白并称“李杜”的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“诗圣”杜甫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,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、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,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盛唐逐渐衰落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。“众僚宜洁白,万役但平均”、“子干东诸侯,劝勉防纵恣。邦以民为本,鱼饥费香饵”,他在与友人分别的时候,祝福朋友前途光明,也不忘叮嘱对方要为政勤勉,为政勤廉。虽然他生活窘迫,屡遭排挤,但他在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下,记录了那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山河破碎的场景,揭露了残酷的社会现实,依然保有一颗忧国忧民,为民请命的热忱之心。

纵观这四位古人,他们都忧国忧民,但却始终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。厌恶世间不顾节义而趋炎附势、争名逐利之人,决意不为流言所惑,不受世俗之欺,所以写诗以明志。他们洁身自好,不随波逐流,作品中也总是体现出廉政思想。虽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,他们的志向无以施展,但后人不会忘记他们在那个时代发出的呼喊,对家国做出的贡献。他们的思想和廉洁的作风,为当代的我们树立了廉洁自律、廉洁从业、廉洁管理的个人形象。古往今来,廉洁之音是我们人生旅程中长响的警钟,时刻警醒着我们,为我们导航。

(秦臻)

友情链接

  • 东营市保险行业协会
  • Copyright © 2022-2025 东营保险信息网,东营市保险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
  • 地址:山东省东营市黄河路153号
  • 电话:0546-7756005 邮编:257000 Email:dyinsurance@163.com
  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鲁ICP备15008506号-1
  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8888888 举报邮箱:88888888@qq.com

手机浏览


微信公众号

技术支持:东营卓越